找到相关内容124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寺地理——给佛国历史开一扇透明的窗

    盖,接着佛光渐隐,唯留紫金莲花。刘峻惊异地问:佛坐莲台开示的是什么经?摄摩腾说:是六波罗蜜。  为六波罗蜜?  度众生到彼岸。  彼岸何解?  涅槃净土。  孰为?  脱生死苦海,到不生不灭境界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2558071.html
  • 佛教与人生宇宙

    一的妙明真心看待。  既然上述几种心都不是与唯一佛乘唯心的心恰到好处地契合,这个心究竟作,方为如实?答:应当作唯识的“识”来理解,才为如实无误。世亲菩萨《百法明门论》首列心法八,即是指眼见色的眼识...世尊,若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,云此心还见此心?’‘慈氏,无有少法能见少法,然即此心如是生时,即有如是影像显现。’”据此圣言,即可如实了知唯心即是唯识,《华严经》所讲“心造”即是《解深密经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1661434.html
  • 玄奘寂年岁数新证

    贞观时一切年岁,独标法师寂年为六十九。溯其所根据,盖即根据本传显庆五年条下之六十五岁,而推算麟德元年为六十九也,然于诸家武德五年二十一岁之说耶﹖如是孤证,殊不足据。」 3. 「旧唐书玄奘传谓...必归磨灭,泡幻之盾,得久 248页 停。今麟德元年,吾行年六十三,必卒于玉花,若于经论有疑,宜即速问,勿为后诲。』」行状这段记载,即表明奘师寂年为六十三岁。续僧传并没有直接说明奘师的享年,也和...

    石万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1961677.html
  • 雕版印刷的发明及其传播

    讨论的重点,是在“模勒”二字究作?叶昌炽认为模勒即 勒,亦即“别书丹而双 其文以下石”。胡适则就汉魏碑文实例,证明模勒为“勒刻”也。李书华也相信“缮写模勒”或“作书模勒”,都是指先写了后雕刻印刷...,始有印玺,以检奸明。”,杜佑《通典》(63):“三代之制,人臣皆以金玉为印,龙虎钮,唯所好也。”,是以三代时已有印章。然而三代时印章使用的情形如何?对雕版印刷有启发?皆因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不多而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4363015.html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,此理固无可疑者也。了知此义,则知佛说契经本无大小之异、更不于中执此是佛说,此非佛说。  三者大乘教名对小乘而起非本来有义。此复云?谓如上所云,既佛说教唯是其一,如何得有大乘小乘...故,所立即不成立。故汝应信佛真一切智智者,佛真实证现观究竟理者。  如是既已安立佛为一切智智,佛为实证世出世间究竟理者,复应问彼,汝云大乘契经非佛说者,所云大乘契经汝作,为以大乘契经违背佛说违背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探索

    离言法性,甚深难解,如佛陀成道初时感叹说;“我法妙难思,不信云,我宁不开演,速求入涅槃。”后经大梵天王的再三请转法轮,佛陀方开始说法,一说就是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回。下契众生之...ldquo;诸佛密意语言,难信难知,依三自性,一切密意,皆可信,通达不谬”。三自性对理解契经里佛所说的甚深密意,是何等的重要啊!我们一定要牢牢的掌握住。三自性的义理,在前面简介十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268107.html
  • 浅析牟尼赞普生平

    ⑦文献记载可能有误,我想是指牟尼赞普正式亲政的消息公布于众罢了。那么所谓的796年赤松德赞去世后即位的说法又当呢?这只能说明父王去世后正式亲政,并举行庆典公布于众。  《古代象雄和吐蕃史》、《藏史...规模是有限的。笔者认为在全吐蕃范围下命令的同时,在吐蕃政治中心即牟尼赞普供奉三藏地点大昭寺、昌珠寺、桑耶寺等地进行尝试。因为这些地方正是牟尼赞普亲眼目睹哀叹“太悬殊”的地方。当然“均贫富”不能理解为...

    古格·其美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2268885.html
  • 发透了大菩提心.照行于圆涅槃境

    佛初成正觉后的心境,曾慨叹著说︰“……先闻邪见法,心著而深入,我此甚深法,无信云”?“甚深法”──尽破“神我”及“真心”的无上无比的净妙之法,这样的法,顽愚众生真个太难、太难理解了,所以释迦佛短暂的...圣道甚深极甚深,之行之,始能发厌离(我)心,发(大)菩提心;发大菩提心的发,必须毅勇决绝得不恋惜、不畏怯,直效诸佛之心为抱负,直济众生之苦为天职。所以大誓的奋发心,必须克绝了恋惜与怯畏,始能直效诸佛而不中缀,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968992.html
  • 佛法是彻底改造人生宇宙、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权威科学

    这个心究竟作,方为如实?答:应当作唯识的“识”来理解,才为如实无误。世亲菩萨《百法明门论》首列心法八,即是指眼见色的眼识、耳闻声的耳识、鼻嗅香的鼻识、舌尝味的舌识、身触尘的身识、意了法的意识、执第八...世尊!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,彼与此心当言有异、当言无异?’佛告慈氏菩萨曰:‘当言无异。何以故?由彼影像唯是识故。善男子!我说识所缘,唯识所现故。’‘世尊,若彼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,云此心还见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1069852.html
  • 佛禅“法”“悟”于诗论的影响

    道庐家少妇作?是  章法?又如火树银花合,浑然一气;亦知戍不返,  曲折无端;其它或平铺六句,以二语概之;或六七句  已无余, 末句用飞白法扬开;义趣超远,起不必起,  收不必收。(夕堂永日绪论 )...能“轨生物”,不但是人类行为轨则或  法则,而且能令人依之产生对事物的理解或了解,因为事事  物物各有其法,法乃人据以产生认识之标准、规范、法则、  道理等;就法的别异而言,有所谓“心法”--无形体...

    杜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970800.html